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風藤

風藤

【藥材名稱】風藤
【拼音名稱】fengteng
【別名】小葉風繩(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),小木蓮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
【科屬】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、莖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蘇等地。
【性味】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除濕?!墩憬兴庂Y源名錄》:"治風濕。"
【中成藥】共有 67 種中成藥使用風藤: 云香精 祛傷消腫酊 追風壯骨膏 天和追風膏 特制狗皮膏 寧泌泰膠囊 風濕圣藥膠囊 跌打風濕酒 舒筋風濕酒 風濕寒痛片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鮮者2~3兩。

【附方】
治慢性關(guān)節(jié)痛風:爬藤榕根或藤、鉆地風根、毛竹根各二至三兩,白牛膝、丹參各一至二兩。水煎,沖黃酒,早、晚飯前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

【原形態(tài)】
爬藤榕,又名:狹葉薜荔。

常綠攀援灌木,長2~10米。枝棕褐色,有棕色皮孔,幼枝及芽有棕色茸毛,有時節(jié)上生根。葉互生,革質(zhì),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5~9厘米,寬1.5~3厘米,基部圓形或楔形,先端漸尖,脈網(wǎng)在下面隆起,成蜂窩狀;葉柄長4~7毫米,密生棕色毛,花序托單一或成對,單生于葉腋或聚生于老枝上,球形。直徑4~7毫米,具短梗;雄花和癭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,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(nèi);雄花生于花序托口部,花被片3~4,雄蕊2,癭花有5花被片。花期4月。果期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常攀援在山間樹干上、溪邊巖石上或屋墻上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蘇等地。

【摘錄】
《中藥大辭典》
風藤圖片
爬藤榕
爬藤榕
爬藤榕1
爬藤榕1
風藤
風藤
風藤1
風藤1